访问内网 | KIB微博 | 网站地图│ 邮箱登录│ English │ 中国科学院
  • 首页
  •  │ 
  • 机构概况
    • 机构简介
    • 历任领导
    • 现任领导
    • 学术委员会
    • 学位委员会
    • 历史沿革
    • 发展规划
    • 研究所年报
    • 大事年表
  •  │ 
  • 机构设置
    • 科研部门
    • 管理部门
    • 支撑系统
    • 联合共建
  •  │ 
  • 科研成果
    • 期刊论文
    • 学位论文
    • 会议论文
    • 专著
    • 专利
  •  │ 
  • 研究队伍
  •  │ 
  • 研究生教育
    • 招生信息
    • 新闻动态
    • 通知公告
    • 概况
    • 学位培养
    • 毕业就业
    • International Students
    • 学子风采
  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下载中心
    • 研究生会
    • 校友会
    • 友情链接
  •  │ 
  • 院地合作
  •  │ 
  • 国际交流
  •  │ 
  • 党群园地
  •  │ 
  • 创新文化
  •  │ 
  • 科学传播
    • 简介
    • 编辑推荐
    • 科普动态
    • 科普文章
    • 科普场馆
    • 植物图片
    • 科普视频
  •  │ 
  • 信息公开
    • 信息公开
    • 信息公开规定
    • 信息公开指南
    • 信息公开目录
    • 依申请公开
    •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
    •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
    • 预算决算公开
站内搜索
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
・全部新闻
・党和国家领导人慰问
・追忆悼念
・最新动态
・媒体报道
科研进展
・昆明植物所发表竹类组学和分类学信息平台[03.15]
・多组学研究揭示竹类植物生活史转变和物种多样化的遗...[03.15]
・昆明植物所在苏铁属植物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研究中取...[03.15]
・昆明植物所重构核心十字花科原始核型并揭示伴随其快...[03.14]
・昆明植物所在吲哚生物碱集群式全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[03.12]
・昆明植物所在石松生物碱新骨架的发现与合成研究中取...[03.12]
联合共建
·青藏高原研究所昆明部
·山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
·丽江高山植物园
·云南省植物学会
·全国科学院联盟生物多样性分会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专题 > 深切缅怀吴征镒院士 > 最新动态
土木有情沐恩泽,青山无语思吴老(晚辈 田志端)
来源:     作者:     2013-07-01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吴老驾鹤西去,黑龙潭畔满是追思和缅怀。

今年初,清华大学左川教授来访,问起吴老的身体,我说虽染小恙但无碍。左川回忆起多年前陪同吴良镛院士一起看望吴征镒院士的情景,因惦念友人,恐不期造访会打扰吴老休息,故来黑龙潭畔园子里走走看看。后至立春,阳气高升,艳阳普照,生气勃勃,我们都感谢上天眷顾吴老,定能百岁。不想6月20日,吴老悄然辞世,徒留我辈遗憾。

吴征镒院士为植物学大家,原本山川,极命草木。

吴良镛院士为建筑学大家,埏埴为器,探究土木。

草木,土木,表异而内同。黑龙潭畔这1018亩土地及建筑,因浸染了大师的恩泽,而充满了灵动和生命,草木建筑和谐相处,琴瑟和鸣。

我读书读的建筑学系,忙碌土木,因机缘巧合,来到了昆明植物所工作。高山仰止,吴老大师之名,常令我辈自豪油然而生,神奇经历时有耳闻,我河南同乡哲学大家冯友兰传记中,描述了吴老以军管会接管清华的情景。后又了解吴老秘密加入中共开展工作,解放后参与中科院工作,与北京市副市长明史专家吴晗等大家交往深厚,《三家村札记》、《燕山夜话》、《海瑞罢官》等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标记,不同程度殃及老科学家。

科学春天来临,吴老专心致研,成为昆明植物所定海神针,吴老总结如何做好工作时,提出要“安”“钻”“迷”,大意是指要安心本职工作,认真努力钻进去,迷恋它。我想,如果每个人都做到安钻迷,万事可成也。

吴老是大科学家,住24栋时,房屋窄小简陋,两个朴素的布沙发后挂着一副对联,大意是敬以茶期以米的平淡高远境界。上天有好生之德,阳春白雪同样滋润着平实泥土,1938年创立的昆明植物所每一寸土地,铭记着老所长点滴足迹,旧貌新颜,座座建筑物里仍在继续吴老未竞的科学事业。

1938年老所长胡先骕和时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的龚自知,提出“原本山川,极命草木”之所训,由龚自知书写刻石,镶于研究所墙上,不幸毁于文革。

2001年底,为鼓舞科技创新,园区文化广场开建,我任现场代表,为永志所训,我们翻阅了档案资料室故纸堆,行政事务中屡见吴老手书,恍若时光倒流。江河焕新,为很好铭刻吴老亲自手书的“原本山川、极命草木”八个大字,我们邀请了曾孝濂教授亲自担纲,主持了大理石标志牌的艺术造型设计,我们找来吴老的手书原件,薄薄的纸张,遒劲的字体,我们小心翼翼的拓展投影,描摹刻画,终于完成了这一任务,时事太平,我想吴老的这一墨宝会一直存续下去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吴老亲笔写的“原”字,日字上原无一撇的,为让更多人辨识铭记,实际刻制中,增加了一撇。个中良苦用心,留与世人思量吧。

吴老千古,昆明植物所普通一基建人以此铭记于心。
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16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All Rights Reserved 【滇ICP备05000394号】
地址: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  邮政编码:650201   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  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