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
location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传媒扫描
left
新闻动态
传媒扫描

【春城晚报】“扶荔宫”探秘

文章来源:春城晚报  |  发布时间:2021-09-27  |  作者:杨质高  |  浏览次数:  |  【打印】 【关闭

 

 
食虫植物
 
瓶子草
 

“扶荔宫”外景

  独木成林、一生只开一次花的龙舌兰、空中花园的娇子凤梨……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里的“扶荔宫”,市民能看到热带雨林景观、国内最多的食虫植物、600多种兰科植物。

  “扶荔宫”是《生物多样性公约》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(COP15)的一个室外展览展示项目。这里保存着特色植物2500多种,充分展示了“植物王国”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。

  进入昆明植物园西园,可以看到许多种植物,有高大的乔木,也有像千层金一类的灌木。穿过叶子还未变黄的枫大道,就来到了“扶荔宫”。

  “扶荔宫”这个名字的由来,要追溯到汉武帝时。汉武帝时期曾建于上林苑中,用于栽种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,这也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。1986年,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,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建的温室群命名为“扶荔宫”。

  “扶荔宫”温室群经过几代人长期不懈的努力,现已包含了主体温室、兰花馆、食虫植物馆、隐花植物馆、草木百兼馆,形成错落有致、相得益彰、功能完备、布局合理的温室群。已保存特色植物2500余种,充分展示了“植物王国”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别具特色的生态景观,是云南省独具历史文化底蕴、科学内涵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、保护与科学教育基地。

  主体温室

  “扶荔宫”中最雄伟壮丽的温室,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,由热带水生区、热带水果区、热带雨林区、热带荒漠区组成,独特的螺旋结构表达了生命构成的核心。

  整个温室曲径通幽、错落有致、叠水起伏、云雾缭绕,收藏植物达1800余种,展示了丰富奇妙的热带水果和水生植物,如神秘果、太空香蕉、王莲、露兜树;奇特的热带雨林特色景观,如独木成林、绞杀、板根、老茎生花、空中花园、滴水叶尖;奇异的热带荒漠植物,如生长于干热河谷、澳洲内陆、非洲萨瓦纳和美洲荒漠的植物。其中,矮温室的屋面最高处8.2米,高温室最高处29.9米,整个展览温室从北端的7.5米处向南部由低到高、盘旋式上升到最高处的29.9米。

  此外,整个展览温室的造型设计充分融入了昆明植物所的历史文化。高温室屋面高度26.9米,底部直径49.69米,内空平面面积1938平方米,矮温室屋面四周的高度为7.24米。

  食虫植物馆

  食虫植物是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植物统称,多生长于贫瘠的环境,其生长所需的氮元素等营养物质极度缺乏,因而进化出食虫结构,通过捕食和消化小动物来补充营养。该馆集植物、科学、艺术、文化为一体,占地面积300平方米,保育展示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,其中原生种有378种。有猪笼草、茅膏菜、瓶子草、狸藻、食虫凤梨、土瓶草、露松、捕虫树等,为全国植物园之冠。

  兰花馆

  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,是最为兴盛复杂的植物类群,呈现出极高的物种多样性,被认为是植物进化的顶点。兰花是重要的栽培植物,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,具有较高的药用、观赏和研究价值。本馆由主馆和副馆两部分组成,以塑石、溪流、廊道等园艺元素,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。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,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400余种;此外,还收集保育暖地杓兰、针叶石斛等珍稀兰科植物。

  隐花植物馆

  隐花植物泛指无雌雄蕊分化,不产生种子而以孢子繁殖的植物,包括藻类、菌类、地衣、苔藓和蕨类植物。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组合的复合体,苔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,被誉为大自然的拓荒者。蕨类是曾与恐龙时代并存的植物,较苔藓植物进化,比种子植物原始。本馆由蕨类植物馆和苔藓地衣馆组成,以岩石、古木、小桥、溪流等手法,模拟隐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。蕨类植物馆内保育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;苔藓地衣馆内收集泥炭藓等60余种苔藓植物。

  草木百兼馆

 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“百兼”,本馆取名“草木百兼”是为纪念吴征镒先生并体现植物的多样性之意。本栋建筑是研究所内重要的科普场馆,两层面积共1400多平方米,包含了种子博物馆、科普体验区、科学教室、咖啡品鉴区及文创商店等。

  “扶荔宫”温室群这么美,相信很多市民迫不及待地想去逛逛、打个卡。有点小遗憾的是,目前昆明植物园西园还不对外开放。不久之后,昆明植物园西园将重新开放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广大市民和植物爱好者。

  本报记者 杨质高 文 高伟 摄

  《春城晚报》(2021年9月27日 A01版 A05版)

  来源:http://ccwb.yunnan.cn/content/202109/27/content_23324.html


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

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2-202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,All Rights Reserved 【滇ICP备05000394号
地址: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  邮政编码:650201   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